8月6日,青山如黛,层云似海。贺兰山脚下的宁夏图兰朵葡萄酒小镇,大片的葡萄藤绵延不绝。安漠酒店的观景台上,游客对着贺兰山拍照留念。葡萄园旁,骆驼驮着游客慢悠悠走过。
“去年大多是本地游客,今年外地游客居多。”安漠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酒店基本客满。慕名而来的主要为南方游客,还有各地的葡萄酒品鉴爱好者。
图兰朵酒庄种植师王云是这片土地蜕变的见证者之一。“酒庄刚开始建设的时候,这里基本都是荒滩,遍地都是石头。”王云说,这几年,酒庄通过科学种植葡萄园生态化管理、全面应用智能滴灌和雨水收集系统、严格开展生态种植等举措,有效恢复土地活力。在生态环境设计上,企业则将建筑和景观实现有机融合,生动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的双赢。
俯瞰眼前绿意盎然的土地,很难将它和曾经的戈壁荒滩重合起来。今年3月,《宁夏生态资源本底状况调查报告》作为全国首个完成全域生态资源本底调查并发布的省级调查报告,围绕“一河三山”建立了涵盖56项指标的“生态资源体检表”,通过分区分类统计生态资源的基本情况、变化量,分析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等特征,开展生态资源诊断性评价。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调查监测处工作人员在梳理数据时发现,图兰朵葡萄酒小镇所在的贺兰山冲积扇区域生态状况趋势向好:森林覆盖率由2021年的0.34%增加至2023年的4.03%,森林覆盖率增加幅度最大。相较2019年,该区域碳储量和生境质量也在稳步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06%、2.35%;防风固沙能力显著提升,每年每公顷固土量增加0.42吨,增长率为20.63%。同时,根据全区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该区域荒漠化面积为16.48万亩,沙化13.65万亩,较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分别下降0.93万亩、3.62万亩。
“这些数据说明,近年来贺兰山冲积扇区域除了通过实施植被恢复、矿山修复等工程恢复生态环境外,同时发展起来的葡萄酒等生态产业,也在有力推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让这片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调查监测处负责人郭建林说。
近年来,我区自然资源部门立足全区地理格局、功能、位置等生态特点,建立“土地利用现状—生态要素特征—功能服务属性”三维映射关系图谱,构建起农田、森林、草原、湿地、水域、沙漠、荒漠、城镇、乡村9个一级类、45个二级类的分类体系,摸清各类生态资源的数量、质量、保护修复等生态资源现状,全面掌握全区生态资源禀赋状况。
在郭建林看来,宁夏生态资源本底状况调查报告形成一系列丰富的监测成果,有望为科学评估生态修复项目成效以及黄河流域宁夏段实施沿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贺兰山矿区生态修复、六盘山水源涵养区保护、罗山防沙治沙综合改造利用提供数据监测、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实现生态修复从“经验治理”转向“精准靶向治理”。(记者 张唯)
来源:宁夏日报
运营单位:中宁县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955-50353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5-87371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210007
邮箱:znrmtzx@163.com
备案号:宁ICP备18000997号